三涵轩

Modesty9/1/2019阅赞感评前潮旧沙

三涵轩记

斋号,庙堂之冠,修齐之睛,传承之穹顶,立言之顶梁。有志趣相投的一众文友往来命名,实属有幸。

涵虚轩,虽是飘渺禅意耐人寻味的好名,可也稍有不实隐遁出世虚无轻弱暮气之嫌,多了些孤傲之古意,少了些阳刚之朝气。

怎样才能使涵虚与本地元素相融合?

image 3

本地元素体现着San Diego独特之处。这里有生活家庭事业朋友,大洋峻岭阳光沙滩,古今中外的碰撞接纳休戚融合; 有加州的兼容兴盛多样人文阳光海岸,有美国的理念价值历史沿革精神宗旨奉献关怀; 还有世界一流的自然气候宜人环境碧海蓝天白云海浪。这里是家,走遍各大洲洋小城都市,都比不上本地的格局特色,有我特别的挚爱。

松岭阁,松岭潮沙来自Torrey Pines的沙滩景致,近在咫尺的paradise所在,也是谦哥本地山水诗系列名,出自 一 清风明月无须揽,松岭潮沙放远帆

望洋楼,不兴叹不感慨,有望有思有行动,有古文意味也有西洋寓意,出自 一 圣诞寒色远,信步望洋楼,谦哥几年前在Miami所作。

西津亭,出自 — 穿云一梦西洋滨,风约疏雨度古津,谦哥在Amsterdam怀想San Diego所作,喻生活在西方亦有后厅向西、San Diego海滨渡水津要之地,还有西安(第二故乡,谦哥求学十二载所在)天津(第一份工作,三年)之隐喻。

image 8

远非斋,出自 — 同温冰酒怀往事,事远似非已还空,重访Chicago时所感,有诗意有远方,过往不恋当下不杂,小资小众小自得。

三涵轩,涵睿涵娜涵虚,三亦虚数之始,简为物演之源,出自 一 至虚极,守静笃,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

三亦San也,北都三番,南居三涵;涵,沛泽也,虚实并作,简复多涌。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书中远行

说起欧洲,大多是伦敦罗马巴黎;提到远游,总想到非洲西藏南极。中心或边缘之地,就留给游人和猎人吧,此行是期待已久的中欧。

image 2

从一本书到一次远游,从纸墨文字到遥远的国度,从作者的所思所悟到自己亲眼亲身的过滤溶解,全拜《行者无疆》所赐。

陪伴无疆行者的脚步,目光开始投向散落在欧洲腹地的山峦原野湖水小城。那里处处蔓延着绿荫深林,讲述着先知轶事。这些若隐若现悠然自得又似被忽略的所在,有逸致才会知晓,需辗转才能抵达,要细品才有味道,是我梦里的世外桃源。

《行者无疆》是一幅大疆域的欧洲游记与文化历史思考画卷,我虽不是文科生,却一直被书中的异域历史与巨人大师的故事所吸引,更想亲历一下大师们当年的遗迹还有天赐浑然的自然美景。书中世界的欧洲和现实世界的景致,很多年一直没有机会贯通过。

这是一本老书,多年前读过,不曾有太大的触动。十多年之后再读,思绪久远,总有着难以抵御的去实地看一看的冲动。欧洲那么大,故事那么多,从哪儿开始呢?

《悬崖上的废弃》一节讲述了一个中世纪城堡的故事,还有城堡下出生的莫扎特。正巧前些日子连续听了两场 Mainly Mozart的音乐会,不禁让我想起书中提到的歌德的话: 莫扎特现象是十八世纪永远无法理解的谜。

image 8

中世纪城堡的高大雄伟与荒诞不经,加上音乐神童的稀世伟大及唏嘘身世,最终让我决定去细游要塞城堡,并走访音乐圣人的诞生之地。

一本书引出的远行,就这么开始了。

中世纪时教政合一,使得这个城堡既是大主教的官邸,又是一位另类大主教的囚禁之地,这里威严与笑闹具在,权威和荒诞共处。始建于1077却最终建成于1756,这需要近七百年的耐心、坚持和努力。可是,城堡建成之后不久随即被弃不用,蹊跷得耐人寻味。

image 12

登高望远,顺着逶迤的萨尔茨河,穿过明净湛蓝的天空,远眺在一旁静静伫立的阿尔卑斯山,白皑皑的山峦中或许蕴藏着更多说不尽道不清的故事。

书中对这个城堡的描写实实在在地引人入胜,不再剧透,不能打扰了捧来细读的乐趣。

image 15

从城堡下来,步行十几分钟就到莫扎特的出生地

书里提到,当年爱因斯坦对“死亡意味着什么“的回答是“不能再听莫扎特“。人类终极的欣赏与认可,莫过于此了吧。这座米黄色的6层楼房,是费加罗的婚礼的源头。从这里谱出的钢琴协奏曲,居然曾经萦绕在另一个伟大巨人的心头,莫非在琴音袅绕之余,他还继续着对广义相对论的思考?

满城光彩的巴洛克建筑,美丽的萨尔茨河,和绿荫延绵的田园景色,在空间上构成了这些在时间上华美乐章的永恒背景。天造地设的自然,悠远无言的美丽。

image 19

书里的故事把我带到了这里,这里的景致与恬然又把我带到了过去。

image 21

一本书引出的远行,是从北美到中欧,是用文化欣赏古迹,是从建筑思考历史,更是从不同的文化到不同的文明穿越。

心旷神怡之余,在想,下一次远行,会怎样开始,又会是哪里?

07/05/2016

image 25

☕  閱   🏌🏻  評